核心电压1.76目录

四代i7已经是4、5年的高档水平,现在已经是中等偏下水平。
4790和4590差别不大主要还是看用途来选择。
cpu按后缀分类,电压强弱从强到弱依次是X、K、无后缀、HQ、T、U、Y同样一代cpu低电压性能弱于标压,所以一般来说上网本超薄本适用低压,游戏本适用标压。
酷睿i74790是英特尔第四代酷睿i7处理器,初始主频就高达3.6GHz,睿频加速可提升到4.0GHz,基于22nm制程工艺设计,拥有四个核心以及八线程,三级缓存高达8MB,最大TDP为84W。
i74790基准测试:
Intel酷睿i7-4790采用22纳米工艺制程,采用了最新的LGA1150处理器插槽。
i7-4790原生内置四核心,并且可以通过Intel超线程技术实现最高八线程的规格。
另外作为性能级处理器,其默认主频高达3.6GHz,最高睿频直接达到了4.0GHz。
三级高速缓存容量更是高达8MB,这样使得CPU在处理数据时提高了命中率,并且使软件加载时间大大缩短。
由于采用了22nm3D晶体管的出色制作工艺,也将为玩家带来更低的功耗和发热。
热设计功耗(TDP)为84W,保持了Haswell架构处理器的水平。
功耗的理想控制,让系统运行更加持续、稳定,能够进一步发挥出游戏平台的强大性能。
使用CINEBENCH系列软件以及国际象棋软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从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这款处理器在R11.5中单核得分为1.76pts,四核得分为8.26pts;在R15中。
单核得分为156CB,四核得分为758CB;在国际象棋测试中,拿到了14370的综合分数,整体性能强悍,这主要得益于其超高的主频,因此在运算速度以及多线程任务处理方面,让人感到放心。

CPU型号不同,核心电压不同,一般情况下电压在1-1.5v之间否属于正常电压。
什么是CPU核心电压:1.CPU的工作电压,即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
任何电器在工作的时候都需要电,自然也有对应额定电压,CPU也不例外。
2.CPU的工作电压分为两个方面,CPU的核心电压与I/O电压。
核心电压即驱动CPU核心芯片的电压;I/O电压则指驱动I/O电路的电压;通常CPU的核心电压小于等于I/O电压。
3.目前CPU的工作电压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较低的工作电压主要三个优点:采用低电压的CPU的芯片总功耗降低了。
功耗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就相应降低,这对于便携式和移动系统来说非常重要,使其现有的电池可以工作更长时间,从而使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功耗降低,致使发热量减少,运行温度不过高的CPU可以与系统更好的配合;降低电压是CPU主频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两个1.8的核心构成双核但它是与PD不同的是CPU内核不同运算效率也不同
不能简单的靠主频来评论一个CPU的运算速度
虽然主频只有1。
8实际CPU的效果要比以前的CPU要高出很多很多的
以下是网上搜集的资料
Core微架构的产品,频率最低从1.76GHz起跳,最高的X6800至尊版也只是2.93GHz,与上代Prescott核心的Pentium处理器相比已经大为下降。
Core2处理器中分成两种核心,其中低端的E6300和E6400基于Allendale核心,另外三个型号即E6600、E6700和X6800则基于Conroe核心,前者具有2MB二级缓存,而后者则具有4MB二级缓存,其他参数则是相同的。
这次我们测试的是基于Allendale核心的E6300,具有2MBL2。
Core微架构的设计主要有以下改进的特点:
14级的指令执行流水线:
以往NetBurst架构的P4处理器为追求高频率而采用了更深的指令执行流水线设计,Williamette和NorthWood等拥有20级、Prescott核心则更达到31级,而AMDK8架构等拥有17级。
更长的流水线会让频率得到更高的提升,但负面影响是一旦产生分支预测失败或缓冲区为命中的时间后将会浪费更多的时钟周期,虽然频率提升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但是以现在所能达到的频率显然是不足以弥补这种性能损失。
因此Core微架构设计了14级的指令执行流水线,更短的流水线也会让指令的处理速度更快,目前看来这是一种兼顾了效能和速度的解决方法。
宽区动态执行:
4组指令编码器和3个算术逻辑单元:Core微架构的设计为加强指令的处理能力,改进了编码器和算术逻辑单元。
而在这当中也加入了一整套的创新功能。
如宽动态执行(WideDynamicExecution)、宏融合(MacroFusion)、微操作融合(Micro-opFusion)等等。
宽动态执行和微操作融合都是从前代架构继承过来然后加以改进优化的技术,至于宏融合是最新加入的,通过合并普通指令的方式减少指令的执行时间。
以上3项技术都是Core微架构优化指令执行效率的设计精髓。
共享的智能缓存:
以往双核的无论是PD系列还是PXE都是独立的二级缓存,核心之间数据只能通过系统总线来交换,这无疑占用了总线带宽和带来延迟,不利于核心之间的密切合作。
Conroe拥有和Yonah一样的共享二级缓存,通过内部的SharedBusRouter共用L2Cache脱离了对系统总线的依赖。
共享智能缓存的设计也使得功耗和性能之间达到很好的平衡。
在不同强度的运算强度下,Core微架构可以关闭其中一个核心而另外一个核心全数使用4MB的二级缓存。
而当不需要时也能够关闭部分的缓存单元以节约能源。
智能内存访问:
智能内存访问(SmartMemoryAccess)包括内存消歧(MemoryDisambiguation)和增强的预取器(AdvancedPrefetchers),内存消歧能使核心智能地预先判断内存中将要用到的数据从而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效率。
经过内存消歧后,分别设置在L1Cache和L2Cache的预取器就会先将需要的数据载入到缓存中,这两个技术配合能够最大化的使用总线带宽,减少突发性的数据交换造成堵塞。
AMDK8架构加入了内存控制器,使得K8处理器的内存性能更强。
Intel方面虽然有能力在核心加入内存控制器,但对于市场占有率巨大的集成主板和笔记本市场来说,把内存控制器集成到北桥芯片会更好发挥集成显卡等设备的性能,对将来内存升级也能更快跟进,而加入了智能内存访问技术后于集成内存控制器相比的性能差距也会大幅减少。
高级数字媒体增强:
高级数字媒体增强(AdvancedDigitalMediaBoost)功能是IntelCore微架构里对SSE指令集的改进,使得Core微架构能处理128bit指令。
相对传统只能处理64bit指令的处理器,Core微架构在处理128bit指令时只需单个的时钟周期,因此处理128bit指令时性能得到成倍提升。
在处理SSE指令集的数据或是多媒体操作时,高级数字媒体增强技术将会更明显的提高效率。